当前位置:首页 >> 服装知识

至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 新材料优先发展

发布时间:2023-03-14

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 新材料优先发展

作为中国政府实行制造强国战略的第1个10年行动纲领,《中国制造2025》自2015年由国务院正式印发以来,为稳定中国工业增长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近日,工信部计划司司长罗文表示,“继续推动《中国制造2025》要优先发展两个核心基础产业,即新1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。”

其中,新1代信息技术产业要重点突出软件、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虚拟显示、绿色计算、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等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;而新材料产业要着力突破1批重点利用领域急需的先进钢铁材料、石化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。

中国制造2025两年成果不断

罗文介绍,《中国制造2025》实行两年来,顶层设计基本完成,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均有所提升。“未来,1方面要继续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加速与互联网融会;另外一方面要优先发展新1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,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实力。”

当前,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,增材制造、工业机器人中心进入创建阶段。中国已展开了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实验验证和新模式利用项目,遴选了109改性聚苯醚还用于电视机部件、电传终点装备的连接器等方面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;安排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。

“当前,重大标志性项目正在加快推动。2016年遴选了4G演进系统、柔性复合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15个项目,集中政策资源加快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。目前,部份重大标志性项目完成情况良好,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。”罗文介绍说。

据统计,自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以来,中国重大制造业创新成果获得突破的案例包括: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;首款柔性复合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;世界最大单体射电望远镜建成;世界最大基因库投入运营等。

制定重点领域投资指南

罗文指出,当前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、核心芯片、控制系统、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,距自主可控有较大差距。“要围绕重点领域,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,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,构成延续不断、转动实行的项目储备机制和良性循环,来稳定工业投资。”

其中,新材料产业将着力突破1批“它们在1些车型上也具有功能性的利用重点利用领域急需的先进材料、石化材料等基础材料,攻克1批高端设备用特种合金、高性能纤维等关键战略材料,加强超导材料、纳米材料、石墨烯等战略前沿材料提早布局和研制。

而新1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突出软件、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虚拟显示、绿色计算、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等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,突破核心通用芯片设计与制造瓶颈,推动5G研发与产业化发展。

专家认为,新材料行业是6、试件破碎后基础性产业,利用的方向非常广阔,不管是精密电子产品,还是喝水的杯子,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利用。3D金属打印、富勒烯等都是新材料创新的成果,这些新型材料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每个人的生活。

与传统材料相比,新材料的技术高度密集,研究和开发投入相对照较也仅仅局限在科研方面高,融资缺口大。总的来讲,大部份企业融资范围都在500万到5000万元之间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,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了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,但这个战略不会是一挥而就,而是要分步走实行。

“在2015到2017年的两年间,1方面要瞄准新1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设备、新材料等10大战略重点领域,为全部制造业高端化奠定基础;另外一方面,要重视新1轮工业革命背景下,以新1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影响,要将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‘互联网+’和‘创新创业’3大政策体系紧密结合起来。”